所在位置:首页 / 课程建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8-09-03 14:17:51 浏览次数:
一、说明
(一)编写依据:为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依据河北体育学院2018年修订的各专业教学计划特制定本大纲。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珍惜大学美好时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三)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四)适用对象:本院所有专业本专科学生。
(五)学时与学分:48学时,3学分。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六)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授
作业辅导
与答疑
学术讨论
实践
理论考核
小计
绪  论
2
 
 
 
 
2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4
 
 
2
 
6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4
 
 
2
 
6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4
 
 
2
 
6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2
 
6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6
 
 
4
 
10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6
 
 
4
 
10
讨论复习
2
 
 
 
 
2
合计
32
 
 
16
 
48
 
 
三、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新时代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勤学报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学生能够领悟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通过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教学重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如何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教学难点:明确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的重要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
绪论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科学认识“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等问题,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确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成就出彩人生。
教学重点、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3.确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4.保持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5.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教学难点:1.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
          2.成就出彩人生的途径。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一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一、人生与人生观
二、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正确的人生观
一、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第三节  创造有意义的人
一、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二、反对错误人生观
三、成就出彩人生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内涵和特征,明确理想和信念的关系,正确认识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学生能够提高对理想信念问题的理论认知,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及其关系。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树立科学的奋斗目标,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契合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教学重点、1.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教学难点: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的关系。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第二节  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三节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把握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深刻理解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以及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必要性。把握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认识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实践做忠诚的爱国者的行为要求;把握时代精神的内涵和主要体现,深刻领会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和重要意义,理解做改革创新生力军的行为要求,提高对中国精神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理解。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推进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提升改革创新的实践能力,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教学重点、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2.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3.当代大学生做忠诚的爱国者的途径。
教学难点:1.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2.当代大学生做改革创新生力军的途径。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三、做忠诚爱国者
第三节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一、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二、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三、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及基本内容,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明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和道义力量,坚定价值观自信。学生能够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扣子,切实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教学重点、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2.坚定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第二节  坚定价值观自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第三节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一、扣好人生的扣子
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对道德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够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遵守公民道德准则,对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领域中的理论和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规范以及个人品德提升的路径有精准的把握。学生能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自觉遵守相应的道德要求,就必须用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实践,追求崇高道德境界。大学生能够提升对道德的理论认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和中国革命道德,自觉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激发大学生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教学重点、1.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教学难点:大学生应确立的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一、什么是道德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变化发展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三、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第三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二、社会公德
三、职业道德
四、家庭美德
五、个人品德
第四节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
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三、引领社会风尚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法律的含义、历史发展;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了解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了解各个法律部门的基本功能和原则,让学生懂得遵循正确的程序实施法律行为,懂得通过法定程序解决法律纠纷。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增强建设法治国家的使命感。牢固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准确把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五个坚持”;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使学生养成心中有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准确把握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内涵,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妥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
教学重点、1.宪法的地位、基本原则和制度。
          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五个坚持”。
教学难点: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一、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二、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三、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二、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三、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四、 考核
(一)考核类别:公共必修课考试
(二)考核方法:开卷
(三)计分方法:百分制
(四)评分比例: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五、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教学参考书: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
3.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北京:《求是》.2015年。
4.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